陈志武:人民币跌停警示中国经济内外风险加大
想不到,偏偏就有些不識「天威」的「境外勢力」,偏偏不識趣的對他的「任性」指三道四,甚至美帝紙老虎更「不顧武德」的拉幫結派,鬧出了一個「天下圍中」的局面,這可讓習近平備受委屈的,只能在中南海齜牙咧嘴的咆哮不已⋯⋯。
曾任職於韓國開發研究院(KDI)的前國民力量議員劉承旼日前接受媒體訪問分析,據韓國貿易協會北京分會統計,中國今年第1季自韓國進口額較去年同期大減28.2%,且北京當局定下半導體在2025年前達到7成自給率目標,「即使經濟狀況好轉,韓中貿易也很難有大幅成長」。尹錫悅4月底訪美,他在上任一年內就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2次雙邊峰會,此行更是韓國領袖時隔12年赴美進行國是訪問,顯現美方當前對韓國的重視。
面對極力在美中對立間持平的文在寅政府,中國限韓令等經濟制裁並無明顯好轉跡象,反而到去年尹錫悅勝選後才出現中國重新上架韓劇等限韓措施鬆動跡象,令人懷疑親中政策是否真能換來好處。限韓令等措施雖然確實對韓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但也一定程度降低韓國對中國的依賴度。亞洲大學美中政策研究所所長金興圭認為,尹錫悅政府看來已積極接受美方就國際政治提出的兩大陣營論,質疑當局是否確實理解國際政治的現實狀況,「這次幾乎沒有在經濟安全方面的實質成果,看不出對選邊站可能副作用的顧慮」。文在寅政府2017年上台後,與中方談判達成「三不原則」(不考慮追加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反導彈體系、不發展美日韓三方軍事同盟),韓中關係逐漸緩和。熟悉兩岸議題的韓國湖西大學教授全家霖則認為,即使韓國不選邊站,在東北亞地區的兩大陣營對立情形已是無法避免的時代趨勢,「俄中朝(北韓)的聯合越來越鞏固,也會強化美日韓的同盟、友邦關係」,希望遏制北韓威脅的韓國政府不太可能再採取親中立場。
對於外界憂心中國實施經濟報復,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投資室長金完基(音譯)1日在進出口動向記者會表示,目前尚未出現通關、檢疫延遲等直接受影響案例,進出口相關局處、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韓國貿易協會(KITA)等相關單位都維持密切溝通,並持續關注中方狀況。尹錫悅率大批韓國政商界人士前往華府,在峰會之餘也應邀至美國國會及哈佛大學演講,「高規格待遇」成為執政黨國民力量誇耀親美政策的成績單。當女王於2019年接見以浮誇風格著稱的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她在配件上大量運用鑽石,並別了一個由川普前任、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贈予的胸針。
在透過衣著傳達訊息方面,君主也需有儘可能超越歧異、凝聚多元群體的能力,並在維持必要的距離感、尊貴形象以及由此而生的公眾想像空間之餘,透過適當表現「親民」發揮影響力。成功的穿搭除了有助公務,也能不張揚地凸顯王室成員有意營造的個人特色,巧妙加深公眾印象。席頓引用19世紀英國政治與社會觀察家白芝浩(Walter Bagehot)所言,指出君主立憲制的生存訣竅包括「具備對空洞的多數人而言淺顯易懂的元素,同時擁有複雜的律法和概念,可滿足好追根究柢者的需求」。相較於伊莉莎白二世,席頓認為,查爾斯三世面臨的難題是衣著選擇較少、恐怕需要女性王室成員為他加分,但並非完全沒有發揮空間。
英國廣播公司(BBC)史家、西敏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媒體史教授席頓(Jean Seaton),近日為智庫「變動歐洲下的英國」(UK in a Changing Europe)撰文,簡要分析在英國君主制脈絡下,時尚與政治如何相輔相成。丹麥、瑞典、挪威則是受財政支出等因素影響,停止舉辦。
凱特(Kate)王妃的穿衣哲學,包括活用「二手」衣物和配件、在高級訂製服和平民商品間無縫接軌,就是好例子。專家指出,衣著不只能用於形象包裝、引發好感,更能如無聲的語言,巧妙傳達經仔細衡量的政治與社會訊息。此外,伊莉莎白二世極懂運用女性特質,在以男性為主的工作環境中,以柔性穿搭吸引公眾目光並傳達女性不需模仿男性以證明自身能力、女性君主可善用傳統的「照顧者」形象推動社會福利和公益等,可謂走在時代前端。(中央社)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加冕典禮6日舉行,王室成員的衣著打扮勢必成為焦點。
儘管根據制度,女王應恪守政治中立,她個人喜愛歐巴馬甚於川普,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在推展英國軟實力方面,兩者具共同利益。英國有實力雄厚的時尚產業,其過去50年在全球的可觀影響力部分即應歸功於媒體曝光率高的英國王室。這讓本週六登場的加冕大典別具歷史意義,英國王室歷來的衣著哲學也成為話題
「擁有晶片廠不足以建立供應鏈韌性,台灣並未主導(半導體上游的)關鍵領域,所以從產業鏈來看沒有人具備足夠韌性,歐美沒有,台灣也沒有。(中央社)7年內半導體產品全球市占率翻一倍,這是「歐盟晶片法」為歐洲晶片自主化設定的目標。
但台灣究竟該如何評估與歐盟的合作?論成本,歐洲條件比美、日差。幾乎所有外界評論都認為極難達標,但歐盟方向已定,晶片列車正在鳴笛。
這項顧慮在晶片法三方協商後獲得解決,補貼對象放寬到整條產業鏈且不限於最先進科技,等於為全球三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三星,以及已宣布在德國設廠但仍為補貼額度與德國政府討價還價的英特爾(Intel),打開更大空間。它的具體目標,是將歐洲在全球半導體產品的市占率從目前不到10%,提高到2030年占20%以上。歐盟晶片法(EU Chips Act)在4月18日經提案的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歐盟兩大立法機構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歐盟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三方協商達成共識,距離議會和高峰會正式背書、完成立法只差一步之遙。因為在歐盟減碳制度下,傳統能源成本將會非常高,而歐洲國家目前綠能供應占比最高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考量整個製造成本、工程師成本,她認為南歐的西、葡最適合成為歐洲半導體生產基地,「對台灣也會是個好生意」。晶片生產國際合作,沒有台灣則困難重重。艾莉西亞另指出,德國並非歐洲設廠地點首選。
去年11月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出訪韓國時,就當面向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提出設廠邀請。歐洲智庫布魯塞爾經濟暨全球研究所(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莉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接受《中央社》採訪時主張,在歐洲投資設立晶片廠對台灣有好處。
西班牙政府正積極拉攏三星。不過,要求不具名、僅提供背景參考的執委會官員向《中央社》記者證實,經前述三方協商後,點名4國的修正文字已被刪除,但保留與「國際戰略性夥伴」特別加強合作等敘述。
目前歐盟國家在半導體合作上最積極拉攏台灣的有立陶宛、義大利和德國。看來看去,歐盟想追求晶片法成效,台灣是個不能輕易放棄的夥伴。
他們認為,歐盟目前對台灣的許多政策太過被動,「如果布魯塞爾(指歐盟總部)認真想要(與台灣)交往,它將需要比口頭上支持拿出更多的互惠」。論交情,連歐洲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分析歐洲能否吸引台積電設廠的背景時,都直指美國提供台灣軍售、日本為台灣認真思考調整防衛政策,而歐洲只有「非軍事和道德支持」。「你不會想要錯過目前全球最大的工業產品出口目的地,比中國市場還大,」她說,加上歐洲將會降低依賴自中國進口的半導體成品,「可能也會降低對台灣過高的依賴」,因此台灣除了美、日,也該在歐洲設廠。如此凸顯台灣的作法在歐盟法案文本非常罕見,看得出許多議員努力想把台灣拉上歐盟檯面的用意。
雖然用字保守,極力避免凸顯台灣帶來政治聯想,但歐盟拚晶片,仍積極想抓住台灣。除了歐洲本土兩大晶片廠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都宣布將分別在德國、法國建新廠,與國際夥伴更密切合作則是歐盟晶片法明言的成功基石,包括邀請外國企業赴歐投資設廠。
歐盟執委會負責內部市場政策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在晶片法三方協商過關後不久,就安排會見了台積電代表。不過《韓國商報》(Business Korea)指出,雖然歐盟晶片法祭出補貼,不論三星或海力士(Hynix)都不太可能增加在歐洲的生產,尤其三星已宣布將投資高達300兆韓元(約新台幣6.89兆元)在韓國本地擴產,短期內難有餘裕向外擴張。
歐盟晶片大夢,沒有國際合作辦不到。包括歐盟晶片法草案原本規定只補貼給「最領先」(first of a kind)技術,但台積電有興趣在德國設立的是28奈米、車用為主的成熟製程晶片廠。
」她認為對台灣而言,分散製造到海外才能帶來更多韌性。歐洲輿論將此歧異視為台積電設廠重要變數之一。瑞典智庫「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SDP)兩位研究員諾丁(Johannes Nordin)、斯坦克爾(Larissa Stünkel)去年8月聯名發表文章,建議歐盟別只想著要先進晶片廠,該瞭解台積電想要什麼,同時,最好也要多瞭解台灣政府的優先考量是什麼。晶片法立法說明(Recital)第7條指出,執委會應在未來成立的歐洲半導體委員會(European Semiconductor Board)協助下,與第3國建立夥伴關係
歐洲智庫布魯塞爾經濟暨全球研究所(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莉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接受《中央社》採訪時主張,在歐洲投資設立晶片廠對台灣有好處。看來看去,歐盟想追求晶片法成效,台灣是個不能輕易放棄的夥伴。
這項顧慮在晶片法三方協商後獲得解決,補貼對象放寬到整條產業鏈且不限於最先進科技,等於為全球三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三星,以及已宣布在德國設廠但仍為補貼額度與德國政府討價還價的英特爾(Intel),打開更大空間。目前歐盟國家在半導體合作上最積極拉攏台灣的有立陶宛、義大利和德國。
除了歐洲本土兩大晶片廠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都宣布將分別在德國、法國建新廠,與國際夥伴更密切合作則是歐盟晶片法明言的成功基石,包括邀請外國企業赴歐投資設廠。晶片生產國際合作,沒有台灣則困難重重。
相关阅读
- 预算990万 南京大学采购微纳米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
- 2024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开始征集 申报主体范围开放
- 制药装备市场竞争越趋激烈,国产企业纷纷紧跟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潮流
- 人身险分类监管制度简介
- 骑马摔伤飞机救援费用高 旅游险帮您减损失
- 江西省采取多项举措提升“三农”保险水平
- 市场月报丨10月光谱仪中标数据盘点 总金额约5836万元 环比略有下降
- 2016年杭州公积金缴纳比例是多少
- 一季度四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817亿元
- ACAIC 2023“色谱仪器创新论坛”日程发布
- 预算480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采购冷冻扫描电镜
- 国务院鼓励个人出租自有住房 保险助您轻松当房东
- 237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产业发展结出丰硕成果
- 上海大学离子色谱仪中标结果公告
- 农银人寿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应对高速爆炸事故
- 保监会曝光2015年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
- 台北颠倒屋引游客 赴台观光勿忘投保境外旅游险
- 预算160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采购X射线衍射仪
- 宁夏历史上首家法人保险机构建信产险正式成立
- 预算500万元 山东大学采购流式细胞分析仪
- 网易车险上年度销售总额达6.96亿元
- 保监会点名部分险企暂停车险费改新品
- 阳光产险统保广东医疗责任保险
- 预算235万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采购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等
- 预算751万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采购透射电镜
- 我国原料药规上企业市场规模有望超6000亿 11月多个产品获批上市
- 吐鲁番市全面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业务
- 长安责任保险全力以赴 实现“开门红”
- 预算170万 同济医院采购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 预算150万元东北林业大学采购物理实验台等基础办学设施
- 平安人寿开展一季度健康大讲堂活动
- 《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 北京蝉联全球第一科研城市
- 预算780万 山东大学采购高分辨液质联用仪
- 事关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工信部提出七项主要任务
- 市场月报丨10月纯水设备中标盘点 医疗卫生机构是采购主力
- 工信部:我国新材料产业进入蓬勃发展加速期
- 广东省上年度实现保费收入2814.4亿元
- 岛津半年营收2395.14亿日元 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0%
- 中原农业保险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展开合作
- 广西将启动医疗责任保险统保业务
- 上海盟疆:服务工控领域 塑造专业品牌
- 富德生命人寿获“中国保险年度服务创新”奖
- 用科技护国门 科学仪器助力海关工作
- 靳东腿部意外受伤 明星也需意外险增保障
- 国华人寿增资及股权变更获保监会批准
- 预算330万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采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天然气分公司实验室气相色谱中标结果公告
- ACAIC 2023“科研仪器创新与标准化论坛”日程发布
- 前海人寿举办2016客户服务节活动
- 预算780万 山东大学采购高分辨液质联用仪
- 小米粉大产业,绵阳打造百亿米粉产业集群
- 骑马摔伤飞机救援费用高 旅游险帮您减损失
- 预算147万元 复旦大学采购高通量全自动一体式数字PCR仪
- 福建长安保险召开4月业务经营分析会
- 5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包括《光学陀螺测角仪校准规范》等
- 第四家互联网险企易安保险获准开业
- 流式细胞分析仪中标结果公告
- 全天候太阳光驱CO2资源化利用研究获进展
- 《气候变化监测 土壤有机碳氧同位素分析 质谱法》征求意见
- 中国人寿创新推出预付卡履约保证保险